网站支持IPv6
无障碍
长者专区
适老版
智能问答
旧版

长者专区

当前位置:首页 / bv1946伟德官网 / bv伟德国际网 / 财税审计 / 审计信息 / 正文

公共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业务外包问题浅析

发布时间:2025-10-31 来源:市审计局 点击量: 【字体:】【打印 分享:

公共工程项目往往具有资金规模大、施工周期长、应用技术复杂、风险点多、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。内部审计作为重要防线,对保障公共资金安全、提升公共工程建设质量起着关键作用。然而,在部分国有企业和街道、乡镇等基层单位,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力量不足,只能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,业务外包由此形成常态。

业务外包具有一定的“补位”效应:社会专业机构可以快速弥补基层内审力量的不足,且独立性相对更高,能够客观指出高估冒算、围标串标等问题。然而,这一模式也极易导致内部审计职能弱化,甚至诱发新的风险。首先,外包机构往往单纯关注造价核减问题,内部控制、风险评估等管理职能容易被忽视。外包机构沿用标准化模板,缺乏对项目个性化风险的深度调查,加之委托方配合不够,导致取证缺项,使结论流于形式。其次,外包机构出具的报告存在重点问题模糊不清,风险提示浅表化的问题,缺乏对体制机制缺陷的剖析。此外,外包机构遴选环节存在低价中标的现象,委托合同未建立与质量挂钩的付费、追责条款,项目也没有后评估机制,导致外包业务质量不高,进而影响内审部门的公信力。

针对上述问题,要让公共工程项目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真正实现公共资金安全、工程优质高效的目标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。首先,明确外包边界,制定外包负面清单,禁止涉及国家战略、公共安全、核心数据等内审项目外包,允许造价审核、专项调查等技术性业务适度外包。其次,强化全流程管控,招标采用“资格﹢业绩﹢专业匹配度”多维评分体系,合同明确权责条款,实施过程中配备内审联络人全程参与,验收实行受托方机构复核和委托方分管领导“双审双签”制度,并将付款与后续委托挂钩。最后,完善责任追究机制,对外包重大失误按合同索赔并将相关机构列入黑名单,对委托方失职行为启动问责程序,形成责任闭环以倒逼责任落实,全面提高外包业务的质量。此外,还应通过培训等方式培养内部骨干,鼓励内部人员考取审计师、造价工程师等资格证书,提高业务能力,培养自有团队。

(来源:四川省审计厅门户网站)

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