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高我市疟疾、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疫情调查和处置能力,摸底本市媒介按蚊、伊蚊的密度,为可能出现的疫情提供科学处置依据,近日,我市疾控中心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蚊密度监测工作。
一是开展按蚊种群及密度监测。在金轮镇鸹林村、金鱼镇宝堂村各选1处居民住户、牛棚和猪圈为监测点,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,连续3天诱蚊,捕获蚊虫后完成种群鉴定及数量记录。
二是开展伊蚊密度监测。采用“双层叠帐法”选取居民区、公园、废品站等典型生境,完成伊蚊成蚊密度监测及种类鉴别。按方位选择4个镇(街道)作为伊蚊幼虫监测点,深入村庄农户及居民小区开展布雷图指数调查,重点排查积水容器、水培植物容器等易滋生蚊虫的区域,精准统计积水容器总数及阳性容器数量,为蚊媒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。
监测工作开展期间,工作人员对监测点居民开展健康宣教,系统讲解蚊媒传播疾病的危害,指导居民落实防蚊灭蚊措施。
此次调查掌握我市蚊媒介种类、分布、密度情况,提升了应对疟疾、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综合防控能力,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。


